健康养生
一站式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正文

山东荣成锚定“零碳城市”县域示范

发布时间:2025-11-28 05:35来源:千龙网阅读量:12600   

沐浴着黄海之滨的冬日晨光,百米级风电叶片切割海风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全国首家5G智慧海洋牧场mdash;mdash;爱伦湾海洋牧场上,养殖区一片繁忙,这个冬季已有约3亿头鲍鱼南下越冬;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成群顶流再度翩跹而至,拉开今冬天鹅季的序幕。

昔日渔业小城,今朝千亿强市。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创建零碳城市的县域城市,枕山襟海的山东威海荣成市,将零碳写入城市基因,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从全球首座四代核电站并网发电到虚拟电厂落地,从海底鳗草床的生态修复到全民零碳生活新风尚,一场贯穿产业、生态与民生的零碳变革,让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的城市发展蓝图照进现实,也为全国县域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

荣成市荣乌高速起点景观。 李信君 摄

山东荣成烟墩角村。李信君 摄

盘活家底

把零碳城市从纸上落到地上

11月25日,在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的海湾中,近千只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大天鹅悠然栖息。它们或低头啄食,或翱翔嬉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架起长枪短炮定格天鹅的优雅风姿。这个曾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滨海村落,不仅是观鸟胜地,亦是荣成零碳实践的窗口。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根本上还是靠环境好。烟墩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曲学军说,近年来,村里不断发挥大天鹅、海草房等天然资源优势,系统整合花斑彩石旅游风景区与各类渔业设施,推动绿色安全渔业生产与原生态渔业资源风光、渔业文化、渔乡民俗深度融合。如今的烟墩角村,已发展成以渔业观光、海上体验、赶海垂钓为主,融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特色村。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烟墩角的蜕变,印证了荣成建设零碳城市的底气所在。荣成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波介绍,论生态家底,荣成坐拥4920平方公里海域,森林面积达55万亩。粗略统计,海洋、森林每年固碳量在80万吨左右。产业方面,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核电装备与新能源、高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8.4%,且含绿量极高。

与此同时,荣成的清洁能源装机量达409万千瓦,占能源总装机量的96.1%。据测算,通过固碳、减碳和清洁能源替代抵消,荣成已是近零碳城市。近年来,荣成通过系列探索,核能供暖、海洋碳汇贷、桑沟湾海草修复等实践早已落地,不仅有入选农业农村部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还有入选山东首批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的产业园,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生态减灾案例还入选国际典型案例。

大城市转型包袱重,小城缺能源支撑,荣成刚好踩在平衡点上。殷波说,71.1万人口、1526平方公里的城市体量不算大,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能让零碳城市的落地更高效,也更容易实现全域零碳。

好家底用对地方,就能变成发展硬实力。荣成迅速组织发改、工信、住建等22个部门联手编制建设方案,从规划设计到实施路径,从指标体系到配套机制,小到一个工厂的节能改造,大到全域能源结构调整,架构出零碳城市框架,一步步把零碳城市目标从纸上落到地上,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重点突破

加速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

创建零碳城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荣成明确了重点任务和阶段目标,初步确定了53个重点事项和54个重点项目,为零碳城市建设绘制清晰的施工图。一个城市,只有清洁能源足够多,才更容易实现lsquo;零碳rsquo;。殷波表示,能源供给清洁化因此被荣成列为置顶的重点任务,推动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今年5月,随着一罐混凝土浇下,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石岛湾核电基地是国内首个汇聚第三代、第四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核电基地,承接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是荣成清洁能源供给的重点突破项目。

其中,第四代核电mdash;mdash;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于2023年底投入商业运营,扩建工程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lsquo;华龙一号rsquo;,分两期建设。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开工建设的是一期工程2号机组,1号机组已于去年开工。项目建成后,每台机组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消耗3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相当于植树7000多万棵的生态效益,总装机容量将超500万千瓦,成为胶东半岛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

此外,荣成还在大力推进清华大学核研基地、宽能谱超高通量试验堆项目建设。依托这些项目,荣成正在招引同位素、超算中心、氢氨醇一体化等核能衍生产业,力争打造山东核能产业新高地。

11月25日,荣成城铁站前的光储充检放一体化智慧充电站内,一辆辆电动汽车有序停靠充电,这些绿色电能都是清洁能源,来自光伏车棚的阳光转化。依托荣成核电、风电、光电、储能多能互补的能源优势,荣成市城乡建设集团于2024年启动21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光储充检放一体化智慧充电站项目建设。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充电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还构建了lsquo;分布式光伏+储能+超充+电池检测+V2G放电rsquo;的闭环能源系统,成功打造出山东省首个县域lsquo;零碳交通rsquo;示范网络。荣成市城乡建设集团荣昱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宋志军说,截至今年7月,项目已建成那香海、城铁站等25座充电站,未来计划覆盖所有镇街,并试点钠离子储能、充电桩及车网互动技术。

绿色转型

从制造到绿造的产业跃迁

石岛湾畔,海风习习,在威海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十几支长达108米的风电叶片整齐排列,静待启航。超大型车间内,多条生产线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模具清理、纤维铺层及叶片精磨等工作。

作为威海市首个海上风电叶片制造项目,朗盛新能源落户石岛风电产业园两年多以来,创造了石岛速度的多项纪录。公司聚焦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叶片研发与制造,已建成投产不同规格的8条生产线和1条模具生产线,生产的风电叶片长度突破123米。朗盛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庄一君解释,叶片更长,意味着更多挑战,诸如材料韧性、结构精度、制造精度等,可以说,这每一项指标,公司目前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朗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荣成倡导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庄一君告诉记者,石岛管理区推动企业与包括央企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促成中能建海洋能源科技高端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从20亿元增加到50亿元以上,有望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大增量。

和石岛管理区护航企业成长一样,今年,荣成经济开发区先行,联合钏诺新能源、山东京澳数字能源,共同出资2000万元,采用政府+国资平台+技术服务商合作模式,成立山东荣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荣成市首家虚拟电厂。

项目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可调负荷、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资源,构建lsquo;源-网-荷-储rsquo;一体化协同调控平台,为企业提供能效诊断、错峰调度等增值服务,预计可为用电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mdash;10%,有效增强区域招商吸引力和产业绿色竞争力,助力打造更多绿电园区、零碳园区。荣成经济开发区招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董高蓬介绍。

当前,绿色低碳转型正成为荣成企业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企业从要我转向我要转改变。浦林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主动对半钢老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数智化改造,助力生产效率提高23.4%,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年生产及运营成本降低1.2亿元;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数控化率已超90%,有效减少70%人工成本,尤其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学习型AR软件,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数据显示,荣成已培育42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以及3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向海图绿

推动全产业链释放蓝碳潜能

初冬时节,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一派繁忙景象,运送海带苗的船只往来穿梭,养殖工人正顶着寒风从事海带苗插秧作业。

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487公里。凭借中国最美海岸的美誉,这座海滨小城成为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海洋牧场是荣成旅游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荣成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占全国10%,省级海洋牧场16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共11万余亩,规模、体量均居山东首位、全国前列。

然而,在游客眼中可观光、可垂钓的海洋牧场,对当地来说,更是一个个蕴藏着无尽财富的聚宝盆。蓝色粮仓的奥秘在水下:海带、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在上层生长,鲍鱼、扇贝等贝类在三四米深的中层成长,海底则是以修复海洋生态为主的人工鱼礁,繁茂的海草间生活着海参、海胆hellip;hellip;这种立体养殖模式为荣成首创,被称作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相比传统模式,立体养殖产量更大,经济效益提升近三成,肥料投入也少了很多。爱伦湾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解释,这种模式固碳效果很明显,海带等藻类植物能吃掉空气中的碳,贝类则能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碳酸钙外壳。凭借良好的综合效益,该模式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全世界推广。数据显示,荣成市海水养殖面积为61.2万亩,其中10万亩已应用立体养殖模式,每年可固碳约24万吨。

海底种草是另一个蓝碳密码。作为中国大天鹅之乡,每年有上万只大天鹅来荣成栖息越冬。荣成天鹅湖是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之一。你看,湖里的鳗草又密了。随着海底鳗草恢复和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越冬的大天鹅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刘志斌说。

据介绍,海底种草行动始于2008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团队与马山集团合作,攻克鳗草培育难题。2017年起,荣成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性鳗草增殖。截至今年10月,荣成已修复海草床1250亩,预计全部完工后,年固碳能力可达13.7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2万公顷的固碳效果。

渔船,是海洋渔业减碳增效的另一重点。为尽快实现近海捕捞渔船碳达峰,荣成对123艘老旧渔船进行拆解处置,更新210艘资源友好型船舶,对423艘渔船实施船容船貌、安全生产改造提升等。甚至连渔业设备也在向绿色低碳转型,例如,大力支持新式网具的研发与推广;将远洋围网渔船上的传统钨丝灯泡,全部更换为节能LED灯泡。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楚海军说,在荣成,减碳、降碳、固碳已贯穿于海洋渔业全产业链。

低碳生活

绿色低碳奏响全民行动大合唱

近日,气温骤降,荣成缔景城小区居民曲先生摸了摸暖气片感叹道,今年这暖气真稳定,一直在23℃左右!这份温暖来自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11月中旬,项目正式投运后,荣成成为山东省第三个涌起零碳暖流的城市。

荣成核能供热是从核电机组抽取蒸汽,作为热源进行供热,整个过程中只有热能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了核能供热的安全可靠。国家电投国核示范系统设备处高级主管工程师罗吉江介绍,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省1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氮氧化物2066吨、二氧化硫2173吨、烟尘1258吨,对于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效果明显。

室内暖意融融,街头同样绿意盈盈。公交站台上,新能源公交车准时到站,荣成市新能源及纯电动公交车占比已达83.4%;商场停车场里,光储充检放充电站随时可用;全市自2015年起开始推广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每年新增建筑中已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

零碳,已然成为荣成全民共创的生活新风尚。卢家庄村村民主动利用村委办公室、老橡胶厂等闲置场地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更为荣成添了一抹绿;寻山所村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既改善了村居环境,又促进了垃圾循环利用。

连零碳旅游都成了新招牌,绿色消费也在持续升温。荣成推出一桌最海鲜等主题活动,游客吃的是生态养殖的零碳海鲜,住的是绿色建筑酒店,行的是新能源接驳车,商家用可降解包装,游客自带餐具还能打折。荣成已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4年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

零碳城市不是政府的lsquo;独角戏rsquo;,是全民行动lsquo;大合唱rsquo;。殷波表示,从海上风车到海底鳗草,从企业车间到市民餐桌,零碳城市在荣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风景。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全民参与,荣成正以全社会协同之力探索零碳城市建设,努力蹚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黄海的波涛依旧,只是这一次,它推动的不仅是渔船,更是一座千亿城市迈向零碳未来的坚定步伐。

沐浴着黄海之滨的冬日晨光,百米级风电叶片切割海风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全国首家5G智慧海洋牧场mdash;mdash;爱伦湾海洋牧场上,养殖区一片繁忙,这个冬季已有约3亿头鲍鱼南下越冬;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成群顶流再度翩跹而至,拉开今冬天鹅季的序幕。

昔日渔业小城,今朝千亿强市。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创建零碳城市的县域城市,枕山襟海的山东威海荣成市,将零碳写入城市基因,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从全球首座四代核电站并网发电到虚拟电厂落地,从海底鳗草床的生态修复到全民零碳生活新风尚,一场贯穿产业、生态与民生的零碳变革,让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的城市发展蓝图照进现实,也为全国县域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

荣成市荣乌高速起点景观。 李信君 摄

山东荣成烟墩角村。李信君 摄

盘活家底

把零碳城市从纸上落到地上

11月25日,在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的海湾中,近千只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大天鹅悠然栖息。它们或低头啄食,或翱翔嬉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架起长枪短炮定格天鹅的优雅风姿。这个曾被联合国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滨海村落,不仅是观鸟胜地,亦是荣成零碳实践的窗口。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根本上还是靠环境好。烟墩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曲学军说,近年来,村里不断发挥大天鹅、海草房等天然资源优势,系统整合花斑彩石旅游风景区与各类渔业设施,推动绿色安全渔业生产与原生态渔业资源风光、渔业文化、渔乡民俗深度融合。如今的烟墩角村,已发展成以渔业观光、海上体验、赶海垂钓为主,融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特色村。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烟墩角的蜕变,印证了荣成建设零碳城市的底气所在。荣成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波介绍,论生态家底,荣成坐拥4920平方公里海域,森林面积达55万亩。粗略统计,海洋、森林每年固碳量在80万吨左右。产业方面,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核电装备与新能源、高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8.4%,且含绿量极高。

与此同时,荣成的清洁能源装机量达409万千瓦,占能源总装机量的96.1%。据测算,通过固碳、减碳和清洁能源替代抵消,荣成已是近零碳城市。近年来,荣成通过系列探索,核能供暖、海洋碳汇贷、桑沟湾海草修复等实践早已落地,不仅有入选农业农村部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还有入选山东首批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的产业园,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生态减灾案例还入选国际典型案例。

大城市转型包袱重,小城缺能源支撑,荣成刚好踩在平衡点上。殷波说,71.1万人口、1526平方公里的城市体量不算大,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能让零碳城市的落地更高效,也更容易实现全域零碳。

好家底用对地方,就能变成发展硬实力。荣成迅速组织发改、工信、住建等22个部门联手编制建设方案,从规划设计到实施路径,从指标体系到配套机制,小到一个工厂的节能改造,大到全域能源结构调整,架构出零碳城市框架,一步步把零碳城市目标从纸上落到地上,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重点突破

加速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

创建零碳城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荣成明确了重点任务和阶段目标,初步确定了53个重点事项和54个重点项目,为零碳城市建设绘制清晰的施工图。一个城市,只有清洁能源足够多,才更容易实现lsquo;零碳rsquo;。殷波表示,能源供给清洁化因此被荣成列为置顶的重点任务,推动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今年5月,随着一罐混凝土浇下,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石岛湾核电基地是国内首个汇聚第三代、第四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核电基地,承接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是荣成清洁能源供给的重点突破项目。

其中,第四代核电mdash;mdash;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于2023年底投入商业运营,扩建工程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lsquo;华龙一号rsquo;,分两期建设。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开工建设的是一期工程2号机组,1号机组已于去年开工。项目建成后,每台机组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消耗3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相当于植树7000多万棵的生态效益,总装机容量将超500万千瓦,成为胶东半岛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

此外,荣成还在大力推进清华大学核研基地、宽能谱超高通量试验堆项目建设。依托这些项目,荣成正在招引同位素、超算中心、氢氨醇一体化等核能衍生产业,力争打造山东核能产业新高地。

11月25日,荣成城铁站前的光储充检放一体化智慧充电站内,一辆辆电动汽车有序停靠充电,这些绿色电能都是清洁能源,来自光伏车棚的阳光转化。依托荣成核电、风电、光电、储能多能互补的能源优势,荣成市城乡建设集团于2024年启动21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光储充检放一体化智慧充电站项目建设。

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充电基础设施短缺问题,还构建了lsquo;分布式光伏+储能+超充+电池检测+V2G放电rsquo;的闭环能源系统,成功打造出山东省首个县域lsquo;零碳交通rsquo;示范网络。荣成市城乡建设集团荣昱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宋志军说,截至今年7月,项目已建成那香海、城铁站等25座充电站,未来计划覆盖所有镇街,并试点钠离子储能、充电桩及车网互动技术。

绿色转型

从制造到绿造的产业跃迁

石岛湾畔,海风习习,在威海朗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十几支长达108米的风电叶片整齐排列,静待启航。超大型车间内,多条生产线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模具清理、纤维铺层及叶片精磨等工作。

作为威海市首个海上风电叶片制造项目,朗盛新能源落户石岛风电产业园两年多以来,创造了石岛速度的多项纪录。公司聚焦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叶片研发与制造,已建成投产不同规格的8条生产线和1条模具生产线,生产的风电叶片长度突破123米。朗盛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庄一君解释,叶片更长,意味着更多挑战,诸如材料韧性、结构精度、制造精度等,可以说,这每一项指标,公司目前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朗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荣成倡导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庄一君告诉记者,石岛管理区推动企业与包括央企在内的多家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促成中能建海洋能源科技高端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从20亿元增加到50亿元以上,有望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大增量。

和石岛管理区护航企业成长一样,今年,荣成经济开发区先行,联合钏诺新能源、山东京澳数字能源,共同出资2000万元,采用政府+国资平台+技术服务商合作模式,成立山东荣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荣成市首家虚拟电厂。

项目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可调负荷、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资源,构建lsquo;源-网-荷-储rsquo;一体化协同调控平台,为企业提供能效诊断、错峰调度等增值服务,预计可为用电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mdash;10%,有效增强区域招商吸引力和产业绿色竞争力,助力打造更多绿电园区、零碳园区。荣成经济开发区招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董高蓬介绍。

当前,绿色低碳转型正成为荣成企业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企业从要我转向我要转改变。浦林成山轮胎有限公司主动对半钢老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数智化改造,助力生产效率提高23.4%,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年生产及运营成本降低1.2亿元;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数控化率已超90%,有效减少70%人工成本,尤其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学习型AR软件,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

数据显示,荣成已培育42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以及3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向海图绿

推动全产业链释放蓝碳潜能

初冬时节,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一派繁忙景象,运送海带苗的船只往来穿梭,养殖工人正顶着寒风从事海带苗插秧作业。

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487公里。凭借中国最美海岸的美誉,这座海滨小城成为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海洋牧场是荣成旅游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荣成共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占全国10%,省级海洋牧场16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共11万余亩,规模、体量均居山东首位、全国前列。

然而,在游客眼中可观光、可垂钓的海洋牧场,对当地来说,更是一个个蕴藏着无尽财富的聚宝盆。蓝色粮仓的奥秘在水下:海带、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在上层生长,鲍鱼、扇贝等贝类在三四米深的中层成长,海底则是以修复海洋生态为主的人工鱼礁,繁茂的海草间生活着海参、海胆hellip;hellip;这种立体养殖模式为荣成首创,被称作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相比传统模式,立体养殖产量更大,经济效益提升近三成,肥料投入也少了很多。爱伦湾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解释,这种模式固碳效果很明显,海带等藻类植物能吃掉空气中的碳,贝类则能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碳酸钙外壳。凭借良好的综合效益,该模式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全世界推广。数据显示,荣成市海水养殖面积为61.2万亩,其中10万亩已应用立体养殖模式,每年可固碳约24万吨。

海底种草是另一个蓝碳密码。作为中国大天鹅之乡,每年有上万只大天鹅来荣成栖息越冬。荣成天鹅湖是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之一。你看,湖里的鳗草又密了。随着海底鳗草恢复和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越冬的大天鹅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刘志斌说。

据介绍,海底种草行动始于2008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团队与马山集团合作,攻克鳗草培育难题。2017年起,荣成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性鳗草增殖。截至今年10月,荣成已修复海草床1250亩,预计全部完工后,年固碳能力可达13.75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2万公顷的固碳效果。

渔船,是海洋渔业减碳增效的另一重点。为尽快实现近海捕捞渔船碳达峰,荣成对123艘老旧渔船进行拆解处置,更新210艘资源友好型船舶,对423艘渔船实施船容船貌、安全生产改造提升等。甚至连渔业设备也在向绿色低碳转型,例如,大力支持新式网具的研发与推广;将远洋围网渔船上的传统钨丝灯泡,全部更换为节能LED灯泡。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楚海军说,在荣成,减碳、降碳、固碳已贯穿于海洋渔业全产业链。

低碳生活

绿色低碳奏响全民行动大合唱

近日,气温骤降,荣成缔景城小区居民曲先生摸了摸暖气片感叹道,今年这暖气真稳定,一直在23℃左右!这份温暖来自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11月中旬,项目正式投运后,荣成成为山东省第三个涌起零碳暖流的城市。

荣成核能供热是从核电机组抽取蒸汽,作为热源进行供热,整个过程中只有热能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了核能供热的安全可靠。国家电投国核示范系统设备处高级主管工程师罗吉江介绍,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省1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氮氧化物2066吨、二氧化硫2173吨、烟尘1258吨,对于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效果明显。

室内暖意融融,街头同样绿意盈盈。公交站台上,新能源公交车准时到站,荣成市新能源及纯电动公交车占比已达83.4%;商场停车场里,光储充检放充电站随时可用;全市自2015年起开始推广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每年新增建筑中已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

零碳,已然成为荣成全民共创的生活新风尚。卢家庄村村民主动利用村委办公室、老橡胶厂等闲置场地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更为荣成添了一抹绿;寻山所村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既改善了村居环境,又促进了垃圾循环利用。

连零碳旅游都成了新招牌,绿色消费也在持续升温。荣成推出一桌最海鲜等主题活动,游客吃的是生态养殖的零碳海鲜,住的是绿色建筑酒店,行的是新能源接驳车,商家用可降解包装,游客自带餐具还能打折。荣成已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4年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

零碳城市不是政府的lsquo;独角戏rsquo;,是全民行动lsquo;大合唱rsquo;。殷波表示,从海上风车到海底鳗草,从企业车间到市民餐桌,零碳城市在荣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风景。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全民参与,荣成正以全社会协同之力探索零碳城市建设,努力蹚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黄海的波涛依旧,只是这一次,它推动的不仅是渔船,更是一座千亿城市迈向零碳未来的坚定步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