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伏≠出暑,不要贪凉乱吃“冰”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杨云龙通讯员吴靖 几口冰沙下肚,诱发“冰淇淋头痛”;运动后喝一瓶冰水,结果进了急诊室……8月19日已经出伏,但出伏≠出暑,长沙仍然酷暑难耐,冷饮、冰淇淋等依然是人们解暑降温的首选。对此,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急诊二部主...[详细]
- 浙江医疗团队“出海”:“中国技术”输出孟
在孟加拉国国家癌症中心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场高难度手术正在上演。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下称“浙大四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唐喆,副主任医师董林平等组成的中国医疗团队,接连完成3例肝癌手术演示——1例15厘米巨大肝癌切除、该国首例腹腔...[详细]
- 西安市第五医院检验科通过ISO15189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评审专家组为期三天的评估和审核,西安市第五医院医学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初次评审。 此次评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零医院哈小琴教授担任组长...[详细]
- 中新健康丨专家:应建立“肥胖症学”独立学
“肥胖症学应作为临床医学的独立学科体系,着力于发病机制研究、规范化诊疗及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方案。”近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上,首都医科大学...[详细]
- 方便面真是“垃圾食品”吗?
方便面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只需短短几分钟和几个简单步骤,就能满足饥肠辘辘的胃。 然而,每当你想享受这份简单的快乐时,总会有声音跳出来提醒:“别吃那么多,没营养!”“都是防腐剂,不健康!” 方便面或许不够完美,但绝不该被简单贴上“垃圾食品”...[详细]
- 蚊子通过感知体温红外线追踪人类
每年的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1897年8月20日,英国微生物学家、医生罗纳德·罗斯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为研究和防治疟疾提供了重要基础,他本人也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为提醒公众注意蚊子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故而设立该...[详细]
- 西部地区首个质子治疗系统正式启用
西部地区首个质子治疗系统19日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天府院区)正式启用,这一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尖端技术落地四川,将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质子治疗核心原理是利用加速器将质子加速至接近光速,实现能量的定向精准释放:质子束在穿透健康组织时能量沉积极低...[详细]
- 广西多措施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稳定优化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19日介绍,广西积极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区医师队伍持续壮大、水平层次不断提升。2024年,广西卫生人员总数达55.96万人。 当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详细]
- 国家药监局:7月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
2025年7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95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40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1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9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5个。 -->......[详细]
- 秋天养生怎么吃?记住这4字口诀
秋天养生怎么吃?记住“少辛增酸”4个字,抓住“调和五味、滋养肺阴”的关键,既能顺应节气变化,又能为冬季健康打基础。 “少辛”:减少辛辣刺激,避免耗伤肺阴 需少吃:辣椒、花椒、生姜、大蒜、洋葱、胡椒等辛温发散食物。尤其秋季干燥时,过量食用...[详细]
- 揭开马铃薯身世之谜科技瞭望
餐桌上,马铃薯似乎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道食材。然而,在科学家眼中,马铃薯的来历是一段跨越千万年的故事。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首次揭示了马铃薯组的杂交起源、薯块形成和辐射分化。 研究发现,马铃薯组起源于900万年前番茄组和类...[详细]
- 科普|手术时,为何需要固定住患者?
走进手术室,看到医护人员用柔软的布单或带子轻轻固定住手脚,患者或患者的家人可能会心生疑问甚至一丝不安:“这是要绑住我吗?会不会不舒服?”请放心,这看似简单的“固定”,是手术室安全守护中至关重要、充满关怀的一环。--> 为什么需要这份“温柔...[详细]
- 西安市胸科医院中医养生课堂带您解锁五音疗
为弘扬中医养生文化,提升居民健康素养,8月14日下午,西安市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举办了中医养生课堂第一期——解锁五音疗愈的中医智慧。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互动问答与实操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带领线上及线下的参与者近200人深入感受传统五音疗法的...[详细]
- 国家体育总局两度点赞“苏超”
本报讯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两度点赞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十四五”时期...[详细]
- 成分多样的护眼喷雾真的安全有效吗?
近日记者注意到,多款护眼喷雾成了“网红”。号称添加叶黄素、枸杞、野菊花、薄荷、维生素等萃取成分,朝着眼睛里一喷,便能护眼、缓解干眼……眼睛能否有效吸收这些成分?护眼喷雾真的可以达到效果吗?专家表示,以叶黄素为例,其分子量大,吸收主要靠血液循...[详细]
- 广西将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教育厅、妇联、疾控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广西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广西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根据规划,2025—202...[详细]
- 北京协和医院王含:比患帕金森病更可怕的是
“刷牙时手突然不灵活了”、“包饺子时一只手不会擀皮”、“打鸡蛋动作越来越笨拙”……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王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现场演示了一套居家自测指南,帮助公众及早...[详细]
- 水果还有哪些新吃法?
走进超市,除了色彩斑斓的新鲜水果外,果汁以其相对健康的成分及酸甜的口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再看货架,“100%纯果汁”“NFC鲜榨”“HPP冷杀菌”……琳琅满目的标签又让人感到困惑,这些专业术语代表什么,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呢?除了果汁,果脯、...[详细]
- 当近视遇上老花,可以“负负得正”吗?
要说近视眼到底有多痛? 那可能是 如果不带眼镜出门的话 十米外六亲不认--> 百米外人畜不分 一整天都会过得非常坎坷 然而生活中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近视眼不会得老花眼” 这仿佛让近视的同学们 心里有了一丝丝安慰 但事...[详细]
- 天气渐凉,四招防范过敏性鼻炎
本报讯立秋后,不少人出现明显的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闫新宇认为,这些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痒、流泪、咽痒、咳嗽等黏膜过敏表现。--> 闫新宇介绍,过敏性鼻炎...[详细]